耳鳴是健康的警鈴 正視才能找出真正問題

By jensound
耳鳴是健康的警鈴 正視才能找出真正問題

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有耳鳴經驗,其中1至2成的患者症狀嚴重,必須接受檢查;但令人遺憾的是,大部分患者的就醫經驗中,不是遍嚐百草卻毫無起色、就是直接被醫師宣告無法治療,到處碰壁、身心俱疲。

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訊

  不少民眾誤以為自己會失眠、憂鬱、或是身體不適,都是來自於耳鳴的影響,並且想進一切辦法來減緩、消除耳鳴。但其實正好相反,耳鳴就像一種警訊、一種上帝恩賜的「天使之聲」,它在你身心壓力不堪負荷、或健康出狀況時發出警告,告訴患者身體的某處正在發生異變。

  光田耳鳴治療中心主任暨台灣耳鳴學會理事長賴仁淙醫師表示,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有耳鳴經驗,其中1至2成的患者症狀嚴重,必須接受檢查;但令人遺憾的是,大部分患者的就醫經驗中,不是遍嚐百草耳鳴卻毫無起色、就是直接被醫師宣告耳鳴無法治療。賴仁淙醫師表示這樣不僅讓患者錯失治療的正確方式,甚至加重患者對耳鳴的負面感,導致症狀加劇。

正視耳鳴 找出真正元兇

  賴仁淙醫師指出,其實耳鳴是人體聽覺系統的保護程式,只要透過專業的檢查優先排除危險的因子如:聽神經瘤、顱內血管瘤、鼻咽癌後,絕大多數的耳鳴都只是良性的聽覺中樞修復過程。

  患者若能換個角度面對耳鳴,並透過正確的方式治療,甚至不需藥物也能治癒或改善。有的患者經檢查是聽神經瘤,須放射治療;有的患者是聽力退化而出現耳鳴,只要配戴助聽器就迎刃而解;而有更多患者是必須扭轉長期以來對耳鳴的負面觀感,並配合適當的聲音治療後,耳鳴問題就能適應改善。

耳鳴最基本的檢查:聽力檢測

 

 在傳統的醫學教科書中,通常將耳鳴的病因分為耳源性疾病及非耳源性疾病,前者是指病毒感染、耳毒性藥物損傷及內耳退化性病變、噪音傷害等原因,造成與耳部相關的疾病。
 

 非耳源性疾病則是患者除了耳鳴之外,還伴隨其他相應症狀,例如心血管疾病、代謝性疾病(糖尿病、腎臟病、甲狀腺亢進或低下、高血脂及缺乏維他命等),肌源性疾病、神經科疾病、藥物毒性反應、自體免疫疾病、過敏、梅毒等,涵蓋範圍非常廣。
 

 造成耳鳴的原因非常多元,需要醫生細心檢查、認真研究、持續追蹤患者,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。通常患者來看診時,首先會進行聽力檢測,方法是讓他們聽不同類率的純音,例如五百赫茲,一千赫茲、兩千赫茲……再根據患者測驗的結果,繪製出聽力圖。 
 

 聽力檢測就跟眼科驗視力度數一樣,是用來評估患者的聽覺系統,確認聽力閾值是否正常、退化或不對稱。聽力檢測可以提供醫生許多資訊,以利後續鑑別診斷,包括患者是否有聽力損失?假設有聽力損失,是屬於哪一類型?受損的程度及受傷的位置是在耳蝸或神經?
 

 例如,感音性聽力障礙受傷部位在耳蝸,就如同車子的馬達壞掉,是無法藉由手術修復的;如果傳導性聽力障礙受傷的部分在中耳腔,因聽小骨傳音鏈受損或者固著,則是屬於可以手術治療的類型。
 

聽力檢查不可不知的10件事,聽力檢查有哪些?

語音聽力檢查及鼓室圖是基本檢測

 

 人類的聽力不是只有聽到單音或純音而已,聽覺最大的作用是要理解語言的意義,因此做完聽力測試後,還需要進行語音聽力檢查,包括口語接收閾值和語言辨識度兩種。口語接收閾值的測試方法是,請患者聽兩個字的詞彙,例如「再見」、「水果」、「運動」……測試他們能否聽得懂,並且能正確說出來的最小音量。雖然語音聽力檢測是聽力檢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,但目前台灣並非每家醫院都有常規施作,這是讓人擔憂的現象。因為如果只做純音的檢查,對聽力的評估等於只有做一半而已,其實是不完整的。
 

 有些耳朵方面的疾病,例如聽神經瘤、聽神經病變、梅毒內耳症候群,如果加做語言辨識度檢測更能確認診斷。因為當神經被壓迫時,除了聽力會有些損失之外,語言辨識度也會變得比較差。若只是中耳方面的損傷,語言辨識度就相對地不會差太多。
 

 除了前兩項測驗之外,完整的聽力檢査還需包括「鼓室圖(tympanogram)」,這也是基本的檢測之一,「鼓室圖」是很重要的檢査,許多人聽力正常卻出現耳鳴的情況,原因都來自於中耳。鼓室圖可以用來評估耳咽管的功能是否正常,另一項優點則是可以及早發現中耳疾病。
 

 

 鼓室圖的檢測是將聲壓傳入耳中,藉以測試耳膜反彈回來的壓力是否在正常範圍。由於耳咽管是連結中耳腔及鼻咽部的通道,若是功能正常,壓力反彈回來後在鼓室圖上會呈現出漂亮的曲線,稱為Type A。若中耳或耳咽管出問題時,例如小朋友罹患中耳炎或感冒時,鼓室圖會呈現負壓狀態,鼓室圖的曲線就會趨向平緩。 因此,中耳的功能,可以從鼓室圖看出端倪。